祁門紅茶有什么獨特之處?有怎樣的歷史淵源?
安徽自古就產好茶,歷史名茶輩出。安徽的祁門紅茶,是中國紅茶的標桿之一。鄧小平曾經評價祁門紅茶:你們祁紅世界有名。如今,這句話就成為了祁門紅茶霸氣的宣傳口號,在各地的茶博會、茶博館等曝光度相當高。
祁門紅茶創(chuàng)制于光緒年間,史籍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陸羽的茶經。美國韋氏大辭典里面有“祁門紅茶”的詞條,里面記錄著祁門紅茶的原產地是中國安徽省祁門縣。祁門紅茶不僅品質出眾,而且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,成就了一段段佳話,其中的故事又被茶人津津樂道。
祁門茶始于唐朝
祁門紅茶簡稱祁紅,產于安徽省祁門、東至、貴池(今池州市)、石臺、黟縣,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。茶葉原料選用當地的中葉、中生種茶樹“櫧葉種”(又名祁門種)制作。“祁紅特絕群芳最,清譽高香不二門。”里面所說的“祁紅”就是祁門紅茶。
祁門茶最早可追溯到唐朝,茶圣陸羽在《茶經》中有:“湖州上,常州次,歙州下”的記載,當時的祁門就隸屬歙州。祁門紅茶創(chuàng)制于1875年,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生產歷史。祁門紅茶的研制,離不開祁門人胡元龍和黟縣人余干臣。
清朝光緒年間以前,祁門只產綠茶,不產紅茶。1875年前后,胡元龍借鑒了外省的紅茶制法,在祁門加工出了紅茶,后由北平同盛祥茶莊引入北平,在市場獲得了成功。
1875年,安徽黟縣有個名叫余干臣的人,在福建罷官回原籍經商,因見紅茶暢銷多利,便在至德縣堯渡街設立紅茶莊,仿“閩紅茶”制法,開始試制紅茶。
1876年,余干臣又先后在祁門西路鎮(zhèn)、閃里設紅茶分莊,擴大經營。由于祁門一帶自然條件優(yōu)越,所制紅茶品質超群出眾,因此,產地不斷擴大,產量不斷提高,聲譽越來越高,在國際紅茶市場上引起了茶商的極大注意,日本人稱其為“玫瑰”,英國商人稱之“祁門”。
經過多年的研制,到了光緒8年(1883),胡云龍終于制成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的上等紅茶,胡云龍也因此成為祁紅創(chuàng)始人之一。
獨特的“祁門香”
好山好水才有好茶,祁紅產區(qū),自然條件優(yōu)越,山地林木多,溫暖濕潤,土層深厚,雨量充、沛,云霧多,很適宜于茶樹生長,加之當地茶樹的主體品種——櫧葉種內含物豐富,酶活性高,很適合于工夫紅茶的制造。
祁門紅茶的核心產區(qū)可以分為三個區(qū)域,由溶口直上到侯潭轉往祁西歷口,在此區(qū)域內,以貴溪、黃家?guī)X、石跡源等處為最優(yōu);由閃里、箬坑特到渚口,在此區(qū)域內,以箬坑、閃里、高塘等處為佳;由塔坊直至祁紅轉出倒湖,這區(qū)域以塘坑頭、泉城紅、泉城綠、棕里、蘆溪、倒湖等處為代表。貴溪至歷口這一區(qū)域紅茶,因其質量最優(yōu)。
茶葉的自然品質以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歷口古溪、閃里、平里一帶最優(yōu)。當地的茶樹品種高產質優(yōu),植于肥沃的紅黃土壤中,而且氣候溫和、雨水充足、日照適度,最宜茶樹種植生長。
祁紅采制工藝精細,采摘一芽二三葉的芽葉作原料,經過萎凋、揉捻、發(fā)酵,使芽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,香氣透發(fā),然后進行文火烘焙至干。紅毛茶制成后,還須進行精制,精制工序復雜花工夫,經毛篩、抖篩、分篩、緊門、撩篩、切斷、風選、揀剔、補火、清風、拼和、裝箱而制成。
精制加工后的祁紅茶,外形條索緊結細小如眉,苗秀顯毫,色澤烏潤;茶葉香氣清香持久,似果香又似蘭花香,國際茶市上把這種香氣專門叫做“祁門香”;茶葉湯色和葉底顏色紅艷明亮,口感鮮醇酣厚,即便與牛奶和糖調飲,其香不僅不減,反而更加馥郁。祁紅根據其外形和內質分為:禮茶、特茗、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、四級、五級、六級、七級。
祁門紅茶與吳覺農
歷史上祁門紅茶獲得的榮譽眾多。1915年,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。1979年,鄧小平給祁門的評價“你們祁紅世界有名”。1980年,祁紅獲國家優(yōu)質產品獎章。1982年,鄧小平接待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。1983年,獲國家出口商品優(yōu)質榮譽證書。1987年,獲第26屆世界優(yōu)質食品博覽會金獎。1992年,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。1990年,江澤民總書記訪問前蘇聯(lián),都將祁門紅茶作為國禮相贈。2010年,上海世博會十大名茶之一。
祁門紅茶的發(fā)展,離不開吳覺農。在陳宗懋院士親筆題寫名字的中國祁紅博物館門前,豎立著吳覺農的雕塑,寄托了祁紅茶人對吳覺農的敬仰。
吳覺農與祁紅的故事,要從1932年開始說起。吳覺農應當時的安徽省建設廳邀請,出任設在祁門的安徽省立茶業(yè)改良場場長。吳覺農在祁門所做的影響最大的一件事,是首倡成立茶葉運銷合作組織,并逐漸推廣到全國。我國的茶業(yè)合作,就這樣始于祁門,而吳覺農的倡導功不可沒。
當年,在吳覺農的組織和帶領下,一批茶葉科學工作者不顧條件的困難,深入到各省的茶區(qū)進行調查考察,并與胡浩川先生合作撰寫了長達13萬字的《中國茶業(yè)復興計劃》一書,該書曾引起農學界、茶葉界的高度重視,其許多論點至今仍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。
離開祁門后,吳覺農雖再未回來過,但他對祁門絲毫未忘。1985年,祁門茶葉研究所70周年所慶,吳覺農提筆書道:“祁門紅茶,多年稱雄。中經淹息,人事未雍。種茶植樹,跟上四化。”1987年,祁紅榮獲世界優(yōu)質食品博覽會金獎,吳覺農欣然賦詩:“祁紅屯綠素稱最,出歐評選再奪魁,飲料藥料稱雙絕,富國利民人人愛。”
本文標題:祁門紅茶有什么獨特之處?有怎樣的歷史淵源? - 紅茶_紅茶的功效與作用_紅茶的種類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yguzhi.com/fenlei/hongcha/9032.html